古建筑砖瓦是怎么烧制出来的
据隆上古建小编的了解,中国古建砖瓦与砖雕艺术源远流长,起源于商周,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是中国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秦汉时期,砖已较多地用于建筑。在秦都咸阳遗址中发现的古建砖瓦,质地坚硬,颜色为青灰,制法一般为模压成型,并模印有纹饰。发展到唐代时,砖用来铺地的使用较普遍,在唐长安城大明宫龙尾道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素面和莲花纹砖。
砖饰在汉代、北魏时初具规模,唐宋时在建筑庙宇、寺庙、佛塔、古墓道上应用并推广开来,明清时砖饰艺术已进入鼎盛时期。那时的砖饰在现代名为砖雕装饰,意指在砖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来装饰建筑。
古建砖瓦的制作工艺:
古建砖瓦虽然在传统建筑中被广泛应用,但是选材却十分严格。一般说来,制作的原料是水磨青砖;既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
砖太硬,雕刻时容易破碎,雕凿的形象粗糙不堪;砖太软,不利于深入的雕刻,雕刻的形象不易成型。所以普通砌筑墙体的黏土砖一般不能用来雕刻。
砖雕使用的砖大都是经过特别加工的,其原料是经过精选几无砂砾的泥土,加清水搅拌成浆糊状稀泥,稍后待泥渣子沉淀,把上面的泥浆糊移入到另一个泥池过滤,经过再次沉淀后,排掉泥浆上面的清水。
一两天之后,泥浆略干,再反复踩压,直到踩成柔韧适度的泥筋,才可以做成砖坯。待砖坯晾干后,入窑烧制。烧制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砖色,以青灰色为最佳。砖烧制成型以后,在进行正式雕刻以前还要对砖面进行细致的打磨,将青灰砖磨成表面平整光洁的水磨砖。
磨平后的砖要质地细腻纯净,软硬适度,色泽一致,砂眼小,敲击声音清脆,没有劈裂之声,才能用来雕刻。
古建砖瓦虽然烧制过程比较复杂,但是雕刻艺人用他们的巧手匠心,运用平雕、浮雕、透雕和圆雕的表现技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建筑中门楼、影壁、墀头、瓦当、脊兽、砖塔、牌坊的砖雕通过人物、山水、花鸟、走兽、吉祥符号、文字、戏文故事、神话传说、民俗风情、民间传说、现实生活等表现内容表达了人们对吉祥幸福等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